看完才发现,我之前对《酱园弄·悬案》的定位有个误区,这并不是简单的犯罪剧情片,陈可辛的野心很大,他在试图为那个时代“沉默的她们”立碑,写就一段史诗。
不管你承不承认,咱们这儿依旧缺乏这种女性史观的故事视角,这种视角往往更能让人直观地感受到旧时代倒塌,新时代兴起的剧烈震荡,这种感觉会在你看过《酱园弄》尤甚,实在太稀缺了。
1.詹周氏(章子怡),一个身体瑟缩,脸色苍白,时时刻刻都很胆怯小心的女人……
很久没看到章子怡这么脱离她个人特质的表演了,她承载住了整个宏大故事的基地,演出了詹周氏从麻木到爆发的觉醒历程。詹周氏是整个故事的核心,但焦点却放在了时代众生相。我完全能理解导演为什么选择酱园弄杀夫案做切入点,它发生时间恰好在新旧时代交替的特殊时期,它恰好能折射出那个时代新旧思潮的激烈碰撞。
你能想想那种去“鬼屋”的恐惧,被NPC吓到的时候,你会忍不住想打人的恐惧吗?如果能理解,你便能理解詹周氏杀夫的深层心理动因,她太害怕了。
在那个年代,一个女人竟敢反抗丈夫,送丈夫下地狱,这是多么惊世骇俗又“罪不可恕”的事情。正因此,警察薛至武(雷佳音)看到詹周氏在血污满地的犯罪现场瑟瑟发抖时,便决定就此定案,草草了事。可媒体舆论怎肯放过这么有话题性的案件,记者们就男女力量悬殊、作案手法残忍、挑战世俗成见等方方面面要求警方给出更详细的解释,这就逼迫警察进一步调查案件幕后的真相。
渐渐地,詹周氏悲惨的身世、被丈夫虐待的过往、屡次自救而不得的努力逐一呈现在你的眼前……原来詹周氏并不特别,她的人生轨迹和那个时代千千万万的中国女性一样。只不过詹周氏是绝境中被迫爆发出反抗意志的女性,是第一个恰好被看见的反抗女性,她还不清楚自己的反抗意味着她开始有了微弱的主体性,而这种觉醒让另外两个女性看到了。
2.西林(赵丽颖),一个穿着时尚,年轻貌美,在各色大佬之间长袖善舞的才女编剧……
她写的话剧原本颇受大众喜爱,一场酱园弄杀夫案,引起她的注意,随着对詹周氏的了解,西林发现詹周氏和曾经被困在婚姻的自己是那么的相像。西林开始为詹周氏写文声援,刊登在报,大众这才看到一个女人是经历了怎样的虐待、挣扎才走上了那条最极端的道路。
故事也就此从纷纷扰扰转向统一的声音,大众对詹周氏从猎奇、围观到理解、支持。而那个认定詹周氏罪不可恕的警察(雷佳音)开始不理解这个世界,有些恼羞成怒。所以我非常喜欢赵丽颖和雷佳音的一场戏,警察看似尊重西林,但其实认为西林不过是靠美貌依附男人,狐假虎威。
可马上,一个高官恰好走过来寒暄,他让薛至武要听西林的话,西林的笔杆子可不是吃素的。你看, 让别人尊重和忌惮你的,是你的影响力与声量。而这种东西是需要你通过学习与自我觉醒才能够修炼与获得的。
3.王许梅(杨幂)一个外冷内热,乐观坚强,利用规则为自己争取生存空间的狱中女侠……
我万万没想到杨幂竟然演出了一个让我最感兴趣的角色,这个角色身上有一种野蛮向上的生命力,正因此这个角色最后的反转才让我格外触目惊心。她擅长以女性魅力周旋于男性权力网,沦为囚徒后依然心比天高。从光鲜到阶下囚的跌宕,浓缩了乱世女性“依附即生存”的宿命。
也正是这种“侠气”,王许梅了解到詹周氏的遭遇后,才鼓励她一定要撑到抗战胜利,新时代到来后,那些陈旧的烂规则都将土崩瓦解,她们便会迎来生机。当她看到西林为詹周氏声援的报刊文章时,王许梅便将文章念给了不识字的詹周氏,没受过教育的周氏第一次感受到语言的魅力,竟然有人能用如此精准生动的词语描述清楚她的遭遇和苦难,就好像两人见过一般。
4.就这样,故事中这三个女性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命运一体——西林在詹周氏身上看到了过去的自己,詹周氏从西林的文章里获得了自我觉醒的种子,而王许梅成为了两人灵魂沟通的桥梁。她们不再是孤立的角色,而是以碎片拼出时代女性全景图——有人用子宫求生,有人用笔锋抗争,有人以屠刀自卫,共构一曲“沉默的她们”的悲怆和弦。
从“杀夫案”到全民审判,从舆论翻案到权贵倒台——80年前女性以命相搏的“第一步”,是《酱园弄》第一部浓墨重彩的时代群像。
影片结尾,随着抗战胜利的号角与詹周氏法庭辩白交织,第二部的人物也开始悉数登场,这让你忍不住好奇,第二部得怎么讲,才能承接住第一部最后那么宏达的收尾?
不废话了,第二部,赶紧给我端上来!